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称,上交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公司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业务(ABS)的风险控制,加大优质成熟发行人承销力度,审慎评估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等周期性行业的承销风险。
报道称,有关通知要求券商严格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承销的立项审核,增强尽职调查和核查工作深度,完善内核和质控机制,把好承销项目入口关,提高承销质量。
此外,通知还要求券商督促公司债及资产支持证券按时还本付息,依公司债信用状况、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运行情况加强违约监测、预警、化解和处置等。
过去一年,企业利用发债审批流程简化、债务收益率下滑等条件大举发债,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数额猛增。路透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上交所当年共受理公司债发行申请1,092家,实际发行融资约8,300亿元人民币;受理资产支持证券挂牌申请188家,实际发行融资约960亿元。
而随着股市持续疲软,资产荒之下寻找高回报资产的资金也流入公司债市场。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汇丰银行资产配置研究主管ZhiMing Zhang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公司债市场和其他金融系统之间的联系正在走强。随着股市交易量的萎缩,中国公司债市场正在显示出一个现象:杠杆。
报告称:“自从股市在2015年7月下滑以来,流动性从股市转移至了公司债市场。交易所公司债的杠杆越来越高。”
民生固收李奇霖在去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也分析称,一方面,股市大幅震荡后充足的流动性为公司债创造了巨大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改革和交易所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降低了企业发行公司债的门槛,而交易所质押回购的便利性进一步压低公司债的流动性溢价。
公司债市场的供需两旺的格局也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企业通过低利率的公司债发行置换了原来的高成本非标、贷款融资,这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是有利于企业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的。
李奇霖认为,不同信用资质的发行主体其信用风险在一级市场中通过市场化定价得到了相应补偿,同时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又进一步将公众投资者与高风险资产隔离,制度设计与市场化行为的结合增强了公司债市场的风险控制。
从发债行业来看,去年前10个月,公募公司债中59%是房地产债,6-8月房地产债发行更是超过70%。不过受大型房企融资渠道通畅、政策对房地产行业有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地产债的信用风险同样也是是可控的。
而市场及监管层担忧集中于哪里?李奇霖认为,信用风险发生大概率会产生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这种信用风险并非交易所债市独有的,而且幸运的是,这部分发行人在公司债中的占比并不高。
(摘自华尔街见闻, 2016年2月1日)
下一主题:央行: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 上一主题:融资环境向好 公司债受房企追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