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监会日前召开 2016 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会议强调,要遏制不良贷款快速上升,进一步挖掘银行业金融机构回收核销不良资产的潜力,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范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补充资本,提升损失吸收和风险处置能力。
上半年盘活不良贷款逾 5000 亿
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银监会组织对钢铁、煤炭行业开展专项信贷检查,及时查处房地产“首付贷”等虚假按揭行为,严肃查处票据违规案件,强化信托公司风险管控要求。启动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持续缓释存量信用风险。
银监会披露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任务,通过信贷、理财、债券投资、信托、租赁等渠道新增资金投放 14 万多亿元,盘活不良贷款 5000 多亿元。
初步统计,截至6月末,银行业资产总额21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各项存款余额 150.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各项贷款余额 106.6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0%。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1.81%;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 3.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1%,拨备覆盖率保持在 161.3%的较高水平;主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13.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0.7%,同比上升 0.4 个百分点,资本和拨备仍然较为充足。
根据会议部署,下半年银监会将强化责任落实的严肃性,落实好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好董事长作为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行长作为风险控制第一责任人、监事长作为风险监督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好风险处置的主体责任,做到“风险在什么地方出现,就在什么地方化解”。遏制不良贷款快速上升,激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批量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的活力,提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效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能力等。
(摘自中国证券报,2016 年 7 月 18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