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多单绿色 ABS 将落地 入池资产类型渐丰富
发布时间:2016-10-08   点击率:965

  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除了新增发行规模显著增加外,绿色债券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其中,绿色资产证券化(ABS)正引起越来越多发行人的兴趣,监管部门为推动绿色债券的发展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将“绿色”与 ABS  结合

  自 8 月底金风科技发行首单规模共计 12.75 亿元的绿色 ABS 后,近期又有多单绿色 ABS 将落地。中国的绿色资产证券化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时,将以排放权、排污权和碳收益权为基础的投融资机制和交易市场,以及以绿色债券为代表的绿色融资工具作为我国绿色金融体制创新的重点。由此不难发现,将“绿色”与 ABS 结合必然大有可为。

  相比于银行信贷,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更适合绿色项目。许多绿色项目往往期限较长,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利用等为代表的绿色行业,具有现金流持续稳定的特征,较为契合 ABS 对于基础资产现金流的要求;而相比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发行人和投资人之间直接发生的融资行为,募集资金的数量和期限由资产质量和市场决定。对于优质的环保项目,证券化产品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绿债界定标准将统一

  对银行来说,也可从参与 ABS 中获得不少的中间业务收入。以中再资源ABS 为例,在该项目中,民生银行担任了监管银行、托管银行、保管银行、优先级机构投资者等多种角色,实现了对 ABS 项目承揽、承做、投资三位一体,实现了多种中间业务收入。

  监管部门为推动绿色债券的发展也提供政策支持。证券市场是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渠道,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统一我国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进一步培育有质量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推动绿色债券评级的发展。

  对绿色 ABS 来说,未来入池资产的类型也将不断丰富,国内银行通过布局碳金融和绿色 ABS 来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将大有可为。就以往发行产品而言,基础资产多集中于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生物质发电电费收益权,未来中国有潜力发行更多以低碳经济和生态领域产业(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类、污染防治类)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

                                                          (摘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