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方法

商业承兑汇票评级方法简述
发布时间:2011-09-30 点击率:2405
(一)关于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级
1、商业承兑汇票是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签发的,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由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级是对商业汇票付款人的如期兑付能力和兑付意愿的综合评价。
3、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级是建立在付款人主体信用评级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商业承兑汇票首次评级时需要对付款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如果付款人主体信用评级超过3个月,每次商业承兑汇票评级时都要对付款人主体信用等级进行跟踪。
4、商业承兑汇票信用等级的有效期为商业汇票承兑提请信用评级日开始,到商业汇票兑付期止。
5、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级依据《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银行支付结算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二)商业承兑汇票信用等级划分、标示、含义以及与付款人主体信用等级的对应关系
1、商业承兑汇票信用等级划分、标示和含义
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级是对付款人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如约兑付能力和偿还意愿的综合评价。
A-1级:A-1级商业承兑汇票为最高级商业承兑汇票,其兑付能力最强,安全性最高。
A-2级:A-2级商业承兑汇票的兑付能力令人满意,但其安全性不如A-1级商业承兑汇票。
A-3级:A-3级商业承兑汇票的兑付能力一般,与A-1和A-2级商业承兑汇票相比,其安全性更易受付款人内部
B级:属于投机性商业承兑汇票。
C级:C级商业承兑汇票的兑付能力令人怀疑。
D级:D级商业承兑汇票不能如约兑付。
2、商业承兑汇票(债项)和付款人主体信用等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三)商业承兑汇票信用分析主要内容
商业承兑汇票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企业素质、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五个方面。
1、产业
产业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付款人所在产业风险、产业景气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以及在该产业属性下,企业信用分析的重点。
(1)对企业进行产业划分
(2)产业地位与特征
(3)产业政策
(4)产业景气性
(5)产业竞争程度
2、企业素质
企业素质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与同业竞争的优势与不足等。
(1)领导素质
(2)职工素质
(3)技术素质
(4)企业规模
(5)外部支持
3、经营管理
(1)管理分析
管理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管理素质。
(2)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经营稳定性、核心竞争力、主要经营风险和未来经营发展趋势。
(3)未来预测
4、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包括财务概况、会计政策、财务政策、资产构成、负债构成、盈利能力、现金流、债务预测等方面。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会计、财务政策的风险取向,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资产质量,负债水平,盈利水平,现金流量等。
(1)近3年财务资料来源、审计情况等
(2)会计政策
(3)财务政策
(4)目前资产负债特征
(5)资产构成
(6)负债构成
(7)盈利能力
(8)现金流
5、偿债能力
(1)近3年信用记录,包括借款、应付票据、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等偿还、付款或上缴情况
(2)长期偿债能力
(3)短期偿债能力;
(4)备用信用支持
(四)信用评估要点
1、企业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评估要在企业主体信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
2、在相同财务因素(指标)情况下,经营风险相对大的企业,其信用等级较低。
3、债务资本化比率是衡量企业债务负担的主要财务指标。债务资本化比率越高债务负担越重,偿债压力越大,信用越低。
4、长期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长期盈利能力越高、越稳定,长期信用越高。
5、现金流状况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现金流相对越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偿债能力越强,短期信用越高。
6、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越高、非正常收益越高,信用越低。
7、可靠的备用信用支持可提高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
下一主题: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 上一主题:小额贷款公司评级方法简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