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5-01-11   点击率:638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是较为成熟的金融产品,也是资本市场成熟度的标志之一 。就我国情况而言,业内对资产证券化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无论是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是给企业提供融资的资产支持票据等,还受限于监管等因素,目前尚未成熟,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笔者认为,从拓宽银行和企业融资渠道的角度,当前发展资产证券化固然有其必要性,在此笔者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特点是投资驱动。持续多年的投资驱动型增长的结果是整个宏观经济,无论从企业角度还是政府角度,财务杠杆较高,也就是负债率较高。这种情况在经济下行周期蕴含较大风险,因此中央去年提出了盘活存量资产的要求。所谓盘活通常有几种做法,一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做法,即政府出资产,市场出资金,共同合作将国有资产运作好,使死资产变为活资产,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更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做法去年已有如中石化、中信国安和北京排水集团等数起成功案例,预计未来各地国资也会遵循类似的思路。这种做法降低了政府和国有企业出资的压力,通过股权合作主动降低财务杠杆,减少政府债务融资需求。第二种是土地流转的做法,即农户将分散承包的土地集中起来,委托给信托等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集中进行运营,包括转租或对外合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实现农户土地价值,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预计未来土地流转也将逐步常态化,成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从以上两种盘活资产的做法背后可以看到资产证券化的身影。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将死的资产变为证券的形式进行流通,通过构建交易市场来发现资产的价格,同时解决了资产的流动性和定价两个问题。为了实现资产的证券化,资产的所有者有更大的动力去管理好经营好资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代理人问题,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不失去资产的经营权。特别是我国近十几年的持续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了大量固定资产,既包括铁路、高速公路这类交通基础设施,也包括水、电、煤、气等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有数十万亿的银行信贷资产,都是符合资产证券化要求的标的。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是所有权制度的自我变革。马克思曾论述了在私有制条件下,股份公司的出现对资本形态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影响。中国庞大的资产一旦走向证券化,将可吸纳数倍于资产规模的资金,来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当前外汇政策已逐步放宽,预计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会进入中国市场持有股票等各类证券。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该放开部门自身利益,着眼宏观经济大局加快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