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央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发布时间:2015-02-11   点击率:953

  央行昨日发布《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存量数据是自2011年起央行正式编制并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后,社会融资规模再添新指标。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3.47万亿元,同比增长4.1%;委托贷款余额为9.3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信托贷款余额为5.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6.76万亿元,同比下降1.8%;企业债券余额为1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5.8%;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3.80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从结构看,2014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3%,同比低0.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7.6%,同比高1.0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4%,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5.5%,同比低0.9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5%,同比高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与上年末持平。

  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就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指出,2002年-201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不断扩张,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86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8.27倍,年均增长19.3%,比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速高2.7个百分点;与同期名义GDP的比率为193.0%,比2002年高69.6个百分点。

  而从结构看,上述负责人指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余额占比明显下降。2014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1.43万亿元,为2002年末的6.3倍,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3%,比2002年末下降20.5个百分点。二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融资结构明显优化。2014年末实体经济以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形式合计融资余额为15.49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21倍,年均增速达到28.9%,比同期人民币贷款的年均增速高12.3个百分点。2014年末实体经济以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形式合计融资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2.6%,比2002年末大幅提高7.6个百分点。三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不断扩大。2014年末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余额为21.44万亿元,为2002年末的35.4倍;2014年末上述三项合计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7.5%,比2002年末提高13.4个百分点。

 (摘自经济日报,201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