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各地陆续总结开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多数地区并不算乐观。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重申,今年能够完成7%左右的经济增长已经相当可观。
国家发改委3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铁路货运量与1至2月累计的铁路货运量均同比下降9.1%,连续14个月下降,且降幅为2009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
上周,汇丰公布的3月PMI初值为49.2,创11个月新低,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0.5。3月本是传统开工旺季,但汇丰PMI超预期大跌,在历年同期属少见。
央行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经济金融发展报告》亦提出,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在7%左右,较去年同期放缓0.4个百分点。
反映到地方上,突出体现在很多预期经济指标难以完成。比如广西桂林今年1~2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3.72亿元,同比增长6%,低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地方稳增长再次提到投资的重要性。桂林市就称,要将增投资上项目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动力、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继续加大重大基础设施、产业投资项目的建设力度。
湖北孝感市市长滕刚亦表示,要加强包保项目的协调督办,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促进项目早达产达效,增强项目和投资对发展的带动力。
近日,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涉及生态环保、交通设施、能源设施、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高精尖”产业等7个领域136个示范项目,预计吸引社会投资金额将大大超过前三批总量之和的2600亿元。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上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划定了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五条国际大通道,圈定了沿线18个省份,并将新疆、福建分别设定为陆海“两翼”核心区。
据民生宏观研究团队数据,各地方“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其中铁路、公路、机场等项目建设资金占比将近七成,预计年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在3000亿~4000亿元。
涉及“一带一路”的省份早已做好充分准备,今年3月初,西安市发布了《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规划》和《西安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规划》,并启动了第一批60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155亿元。
广西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已经提出,充分利用泛北部湾、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合作平台,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投资,加快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2015年3月31日)
下一主题:福建省政府出台政策促融资担保业发展 | 上一主题:坏账激增 银行拟将不良贷款捆绑销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