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到底是传统的颠覆者还是时代转型的助力者?“互联网+”国家战略在金融服务领域到底应该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9月14日,蚂蚁金服集团宣布启动“互联网推进器”计划,计划在5年内助力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升级。“新经济需要新金融的支持。”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表示,“金融服务升级的趋势不可逆转,而我们希望顺应这一趋势,助力金融机构的服务升级,与金融机构一起走得更快一些、更稳一些。”
“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正在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蓬勃发展;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生产将大行其道;创新、创造、创意将成为主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为了帮助实现向消费拉动型经济的转型,中国的金融服务也将会从适合投资拉动型的金融转变为更适合消费型的金融。”井贤栋说,新金融更加重视针对个人和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和能力,整个金融服务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创新契机。“顺应趋势、助力行业整体升级,这正是蚂蚁金服启动‘互联网推进器’计划的初衷,也是蚂蚁金服的定位。”
井贤栋认为,互联网推动新金融的发展,也会对监管带来新的要求,因此“互联网推进器”计划也希望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搭建基于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体系,推动新金融时代的透明监管、行业自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业务创新完全置于透明有效的监管之下,使得互联网机构、金融机构和监管者在创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把握风险,实现稳妥创新。
蚂蚁金服同时公布了该项计划的三条执行原则。首先,从互利到深度融合。目前互联网机构与金融机构在业务上还是“互利与竞合”的关系,如果想更好地服务用户,互联网机构需要用利他的心态给金融机构带来“助力”,而不是“颠覆”。
其次,从合作到开放共享。“蚂蚁金服不寻求所谓‘闭环’。很多互联网公司试图建立所谓的‘闭环’,将用户圈定在自己的体系内,蚂蚁金服不寻求建立所谓业务‘闭环’以及‘护城河’,而是将所具备的能力开放共享,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全新业态。”蚂蚁金服人士表示,蚂蚁金服作为“互联网推进器”将推动平台、数据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全面对外开放。
再次,聚焦创新红利,为新经济、新业态服务。从适合投资拉动型经济的金融转向适合消费型经济的金融,新的金融趋势将带来大量创新机会。要实现适合消费型经济的金融,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大众的收入水平是必然的趋势。
据统计,在大众理财领域,已经有19家财产保险公司、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招财宝的交易提供投资保障措施,但这相对于未来可能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数亿名投资者的需求,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财产保险领域,目前最主流的险种依然是车险,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的领域存在服务上的空白,此前蚂蚁金服助力金融机构基于电子商务服务链条开发的“退运费险”和“账户安全险”已经广为人知,保险机构还推出了“质量保证险”、“物流破损险”,甚至针对快递人员的“电瓶车畅行险”等。但这样的创新显然还只是个开始。
蚂蚁金服相关人士表示,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大量需求需要互联网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同去满足,蚂蚁金服“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将助力金融机构聚焦互联网新经济中产生的新的用户需求,聚焦创新红利,推动金融服务市场快速增长。
(摘自金融时报,2015年9月17日)
下一主题:民营资本的担保业务该怎么走? | 上一主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小贷险“拆招”小微企业融资难 |
